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单位性质: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位
- 检验检测机构:否
- 机构网址:http://www.hnagri.org.cn/mhyls.php
登录用户才能看到联络人信息和联络方式,请登录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前身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979年分设增建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0年由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合并组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2006年又更名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4人,其中研究员、副研究员36人,博士、硕士38人,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先后有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得全国十佳科技工作者,11人获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
下设棉花研究室、花生栽培研究室、油菜研究室、油莎豆研究室和中药材研究室,主要从事花生、棉花、油菜、山药、油莎豆等品种遗传改良、育种技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棉花育种研究室、花生研究室分别被农业部授予科研创新团队。
现有在职职工65人,其中研究员、副研究员23人,博士、硕士28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职工中先后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9人、中原学者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1人、郑州市首批高层次人才“顶尖人才”1人、郑州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
建所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累计87项(不含芝麻),其中国家级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发明三等奖1项);审(鉴)定花生、棉花、油菜、大豆新品种161个,其中国家审(鉴)品种5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9个;获国家专利5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8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批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3个。
现有高标准试验田1000余亩,分布在河南、海南、新疆等多个试验基地,能满足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的遗传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各类研究的需要。拥有先进科研仪器设备160余台(套),包含现代分子育种平台、品质检测检验平台及生理生化研究平台,可进行现代生物技术、各种品质检测检验、生理生化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服务机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