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非常规饲料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 仪器中心级别: 省级
- 仪器中心类型: 重点实验室
- 主要学科领域: 生物学,畜牧、兽医科学,药学,食品科学技术
- 科研用房面积: 1109㎡
- 实验室认证认可: 否
- 成立日期:2017-05-15
- 所属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本实验室于2017年10月被河南省科技厅批复建设,设有秸秆饲用处理关键技术研究、非常规饲料资源营养价值与安全性评价、以非常规饲料为基础日粮的动物营养调控机理研究等3个研究方向。建立了杰出外籍科学家“俞培强教授工作室”、高层次专家“雒秋江教授工作室”和“王俊东教授工作室”、河南省劳模“张卫宪大师工作室”等内设研究机构。现有实验室1109平米,仪器设备总值1831万元。
-
1、秸秆饲用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利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限制秸秆饲用的木质素等关键因子的分解和调控机理展开系统研究,主要是广泛筛选和鉴定木质素分解菌,并对其进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研究分解木质素的酶对木质素的协同催化分解机制,探讨该酶在细菌中的高效表达和重构,并对不同酶系处理条件下和氧化剂相配合对木质素降解效果及其机理展开研究。
2、非常规饲料资源营养价值与安全性评价
从基础研究入手,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和基于高级分子光谱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非常规饲料在收集、加工、贮藏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毒素和营养限制因子变化规律进行系统评价,并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其产生和转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数据库和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力争在质量调控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为非常规饲料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3、以非常规饲料为基础日粮的动物营养调控机理研究
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学和动物营养学等手段,开展以非常规饲料为基础日粮的瘤胃发育调控、瘤胃内容物组学规律、瘤胃主要代谢产物迁移规律及其对机体脂类代谢调控机理研究,建立动物营养需要动态模型,进而开展基于非常规饲料及其组合的典型成套畜禽日粮配方的应用研究,力争实现增效、提质、抗病、减排的目标。 -
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项,横向科研项目3项,科技厅国外引智项目、科技扶贫项目、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学校创新团队项目等其他项目4项,获得研究经费1231万元,目前已经省科技厅结项验收6项,完成3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合作完成“利用高级分子光谱技术分析饲料中固有结构特征评定有效养分测定方法”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完成“优质肉牛Angus引进与扩繁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完成省科技厅一带一路重大专项“面向中亚的肉鸡和肉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合作示范区,实现肉牛出栏5336头,新增年销售收入5961万元,培训20次158人,受到吉国领导人和中国质监局局长的高度称赞,中外媒体宣传,提高了河南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重大猪传染性疾病生物芯片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疫苗及配套检测试剂盒,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重大猪传染性疾病生物芯片技术开发与应用,河南省人民政府,三等奖
饲用合生元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
牛羊蛋白质营养新体系应用技术研究,河南省人民政府,二等奖
联系方式
登录用户才能看到联络人信息和联络方式,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