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仪器中心级别: 省部共建
- 仪器中心类型: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要学科领域: 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
- 科研用房面积: 3000㎡
- 实验室认证认可: 否
- 成立日期:2017-12-22
- 所属单位:河南大学
-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
由国家发改委2017年批准组建。主要开展基于量子点发光显示材料与器件(QLED)的新一代显示与照明技术研究,以构建支撑河南乃至全国光电信息产业(尤其是高效显示与照明产业)的核心技术体系,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有大型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固定人员80余人,其中包括中原学者1人,国家优青及其他类青年人才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7人,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和校特聘教授4人。研究队伍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
-
围绕我国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光电信息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对高效能材料与器件的迫切需求,开展了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构筑、表面界面光电转移特性等基础性研究,发展了纳米光电器件、量子点发光显示以及高效薄膜光伏电池等高新技术,在蓝光QLED和一些纳米器件的关键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
中心立足于基础科学研究源头创新,围绕我国特别是河南省经济建设对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的需求,集中开展了量子点发光显示材料与器件、光电纳米结构材料、光电生物诊疗材料等方面的基础应用研究。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为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社会发展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一批有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成果,提升了本学科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在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面向物联网的自驱动室温高灵敏气体传感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和转化应用技术,提高了成果转化和获取社会支持的能力,增强了学科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重点研发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在实用性转化中引起了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下发省长办公会议纪要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研发进程。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简报形式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等中央部门。构筑了具有高效高稳定新型人工光合作用组装体及高效纳米生物材料,为解决卟啉组装体的可控制备关键技术瓶颈提供了新思路,7项专利成功转让于天津鼎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驱动气体传感的特色技术提升了河南省气敏产业的优势地位、带动了物联网产业链中电子信息等高新产业的发展,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河南德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封德豪光电科技园有限公司和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联盟,合作组建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通过校地合作、产学研一体推进,旨在推动科研成果的可应用性转化,链接顶级科研成果和优质社会资源,培育孵化未来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Nature Photonics., Adv. Mater., JACS, Chem. Rew.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新增主持国家基金42余项,授权专利32项,实现专利转化3项。有各类高层次人才90余人,其中中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省特聘教授7人,博导18人,研究队伍是教育部创新团队。2015年进入全球ESI前1%,并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是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
联系方式
登录用户才能看到联络人信息和联络方式,请登录